正在阅读:杨林 我们的小时侯——抒情篇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情感经营 / 正文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杨林 我们的小时侯——抒情篇

原创 赵庆杰2020/04/09 15:14:52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杨林生活网 作者:杨林生活网 103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杨林,从一个地名,变成了我们童年时代的一个代表。承载着我们农村娃成长的轨迹。
小时候,每逢下雨天,村子里的土路泥泞不堪,走一趟鞋子裤腿上全是泥浆。上学要走几公里的路,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在一个学校上学。
假期里就帮着家里干活,种玉米(也叫点包谷),割麦子、插秧(也叫栽秧)。每家每户都会养猪养鸡,有的养了自己吃,有的拿到街上卖,免不了要帮着割猪草。一到村子外边,全是庄稼地,初春是一望无垠的麦地,大片大片连在一块儿,就像那小学语文课本里写的,绿油油的望不到边。夏秋季节,是比人还高的玉米地,钻进去,不一会儿,就能割到一背篓猪草,满载而归。最忙碌的是栽种烤烟,也是最辛苦的,在村子里,能挣点钱的也就是卖烤烟了,谁家烤烟种得好,卖得好,生活便不会太差呢。

白天,家家户户都卷着裤腿戴着草帽在田地里干活,不论阴雨天,还是艳阳高照的晴天。日落西山时都从地里收工回家,晚饭后就在厦子底下乘凉话家常,村子里都是红土灰瓦的土房子,整个村庄一片宁静祥和,充满古朴的气息。

到了夜里,小伙伴们就聚在村子里,玩各种游戏,躲猫猫、弹弹珠、跳格子、抓石子儿、跳绳子,各种各样。玩的认真起劲儿的时候,还会争吵拌嘴,到了第二天又和好如初。这就是小时候的单纯天真与无忧无虑。

那样的生活,已是记忆里的了。如今我们一个个已在各处生活工作,或者已经谈婚论嫁有了膝下儿女。

现在,没有了那样的土房子,一到晚饭后,只有家家户户高门大院的砖房,鲜少有人再到村里凑热闹,都忙着开店铺做生意。也没有围绕着村庄的千亩耕地,而是一排排的厂房和办公楼。下雨天道路不再泥泞高低不平,水泥路干净光滑。通往学校的路,也修建成双向车道的沥青公路,通往离杨林不远的长水机场,两旁林立了各种商铺。饭店、网吧、ktv等等。
最新鲜的就是高中那会儿刚接触到网络,以前连手机都不时兴,那时候,一台黑白电视就够大家欢喜的了。更何况是网吧里的电脑了,如今家家都安装了宽带,大人小孩都会上网,还有的自己建立网站了。比较具特色的,就是关于杨林本土的网站,以前只能从电视上看到的信息,甚至电视上都看不到的,只要在杨林生活网上,哪里发生了什么,哪里需要工作人员等这样与现实生活相贴近的信息,便一目了然。

以前雨水季常去捡菌的小学后面的山林,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高等院校。以前家家户户经常赶着到地里干活的牛车、轰隆响的拖拉机没有了,有的是一辆辆出租车,货车,轿车等。

以前小伙伴们喜欢到各家各户串门,相互邀约着满村子里去玩耍。等到大人来叫才回家。

上学的路边,有桃园,有田地,放学的时候,一伙儿的小孩就偷桃子吃,摘路边田里的蚕豆吃。那时候老师就说,现在的我们,一个个就是“馋学生,啃草根”。


小时候那样纯粹的时代过去了,我们把它留在记忆里,现在生活越来越方便,将成为我们下一代的小时候。不知道他们会如何去感受这时代,国家社会发展带来的一切。

杨林,小时候的我们。

杨林,小时候的杨林。

杨林,现在的杨林。
现在的我们,又有什么不同了呢,地方变了,生活变了,我们也长大了,心境也不同了。

杨林承载了当地农村人田间地头的岁月。承载了时代变迁欣欣向荣的日子。承载了一代在杨林建设期间的孩子们的成长。
是的,我们一同成长,一同见证,一同经历,一同感受着,杨林,这个熟悉的名词,熟悉的地方,一日不同一日的变化。

我们,缅怀过去,
我们,拥抱当下,
我们,憧憬未来。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